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2 / ECFA10年逢國際局勢劇變 學者:減少對中依賴契機

2020/6/26 11:53(6/26 12:5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020年屆滿10年,是否有「10年大限」眾說紛紜,但不論如何,儘管早收清單實施以來省下逾新台幣2000億元關稅,但根據經濟部數據顯示,由於國際局勢變化,產業結構調整,ECFA帶動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成長的效益已逐年衰減,下一個十年的兩岸經貿交流,乃至於台灣如何推展自由貿易協定,都將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6日電)ECFA上路10年,兩岸關係與國際局勢都發生翻天覆地改變,此變局恰好為台灣提升國際地位提供絕佳立足點;中經院學者直言,中國並無終止ECFA的理由,如今情勢順風,正是減少對中國依賴,跨足國際的好時機。

前總統馬英九2008年上任後,推動兩岸經貿合作,「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在2010年6月29日簽署,並在2010年9月12日生效。

ECFA早收清單上路後,至今為產業界省下逾新台幣2000億元的關稅,但近10年來,也有不少學者憂心,台灣經濟過度仰賴中國,會為台灣發展帶來風險。

中經院台灣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指出,當初馬政府決心洽簽ECFA,目的是希望建立制度性的經貿互動,無論政治情勢如何變化,都不影響經貿往來的秩序。

然而觀察近幾年政經局勢發展,李淳坦言,兩岸經貿互動很難只談經濟,往往會取決於政治互動,「政治立場調整,才是中國決定怎麼跟台灣經濟互動的關鍵,不是取決於經貿協定」。

隨著美中貿易戰、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接連爆發,主要國家都在「去中國化」;李淳認為,不論是裡子或是面子,中國都沒有終止ECFA的跡象,「中國要穩外資、穩投資都來不及,加上兩岸關係本來就在退潮,如果ECFA又廢掉,只是加速分離」。

至於政府態度,李淳分析,政府擔心的是經濟安全,若與中國的經貿關係過於緊密,危急時刻恐怕會變成包袱;但現在大環境對台灣而言,正處順風,各國政府祭出誘因、吸引產業回流,企業基於分散風險,也調整市場布局、降低中國比重。

為了強化台灣經貿實力,過去10年來,政府一直想要加入區域經濟整合,但受限於外部因素,進展緩慢,除了ECFA,只順利與新加坡、紐西蘭簽經貿協定,成果不佳。

李淳指出,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區域整合從經貿延伸至公衛、安全領域,或是幾個國家協議組成信任聯盟,台灣防疫非常傑出,也成功向國際推銷防疫國家隊,此時是台灣爭取加入區域經濟組織的大好時機。

「外部因素淡化了,現在要回過頭來檢視內部因素」,李淳直言,區域經濟整合的好處是國與國間可享有互惠條件,但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卡在日本核食爭議,台美FTA也有美豬問題,政府勢必得對內溝通、取得共識後,才有機會爭取進一步合作,「其他國家願意對台釋出善意,但也要獲得回報」。

歷任執政黨都想要打開台灣在國際的能見度,如今迎來難得一見的國際經貿順境,ECFA為台灣取得實在的關稅減免利益,目前看來並無終止跡象,台灣品牌也比以往更為響亮,正是提升國際地位的關鍵時刻。

不過,李淳提醒,走向國際舞台,並不意味要與中國分道揚鑣,以美國為例,在美中貿易戰期間,對中國提出的要求是擴大市場開放、增加採購,為的是增加美商打進中國市場的機會;如今疫情爆發,美國把關鍵性產業抽離中國,但也沒有放棄中國市場的打算。

李淳強調,過去主要國家確實過於依賴中國,風險過於集中,近幾年嘗到苦果,開始去中心化,並以去中國化的方式體現;但這僅是基於分散風險布局,而非完全撤出中國,「連美國都如此重視中國市場,台商更不可能此時放棄」。(編輯:林淑媛)10906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3 / ECFA未來發展 主談人黃志鵬:觀察期要拉長
172.30.1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