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工研院攜手新纖 搶聚酯回收商機

2023/6/27 11:4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27日電)工研院今天宣布,與新光合成纖維合作,發展聚酯織物全循環技術,拓展聚酯回收產業應用商機。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所長李宗銘表示,聚酯材料(PET)是目前最常使用的塑膠之一,廣泛應用在瓶裝容器、紡織等產業。

李宗銘說,為協助紡織產業克服因廢衣物顏色混雜而難以回收再利用問題,工研院與新纖合作,透過高效解聚及再結晶純化製程的開發,並結合物料循環與製程整合設計,產製出高純度、低色度的再生聚酯材料聚合級對苯二甲酸雙羥乙酯(BHET),已完成初步材料應用驗證,回收料的特性符合產業需求。

李宗銘表示,藉由低能耗的製程技術開發,再生聚酯材料的碳排放量相較傳統石化聚酯新料降低約30%;與傳統紡織品以焚燒處理的碳排放量相比,整體減碳效益估計最高可達60%,提供產業創新綠色材料解決方案。

新纖指出,朝向「環保、循環經濟、高分子聚合產品」發展是化纖廠未來發展趨勢,新纖近年積極開發環保回收紗,例如將帛琉的海洋寶特瓶回收再製成環保回收紗「SIGMA」。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新纖表示,「纖維到纖維」的回收技術重點在於如何去除衣物中的染料,以及如何將回收的單體/寡聚物進行純化,避免回收再加工導致色相、功能性質的下降。

新纖指出,除了再生酯粒色相及功能性質的考量,回收技術的碳足跡、可量產性亦是一大挑戰。希望能透過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的聚酯化學回收技術,突破「纖維到纖維」的回收技術瓶頸,強化新纖在纖維回收領域的技術實力。(編輯:楊蘭軒)11206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