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唇顎裂手術苦 正向面對人生

2015/12/6 09:0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6日電)讀醫學系的蘇宣宇,出生伴隨嚴重唇顎裂,10歲前歷經12次手術,如今唇部只留下一道小疤痕。他樂觀的鼓勵唇顎裂患者,人生有很多無法選擇的困難,但可以選擇如何面對、解決。

根據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資料,胚胎早期發育時,嘴唇部份是由兩側組織漸漸往身體中線連結起來,如果連結過程有差錯,就會產生各種不同的裂縫。若單純只是上唇有裂縫,稱為唇裂;若裂縫延伸至口內硬顎或更內部的軟顎部位,稱為唇顎裂;有時僅口腔內之上顎或軟顎裂開而外表正常,則稱為顎裂。

唇顎裂大部份致病原因未明,部份是受到遺傳或環境因素的影響。遺傳因素是指染色體中多種不良基因所造成的;環境因素則包含病毒感染,如德國麻疹、服用藥物,如抗癌、抗癲癇、類固醇等藥物、X光輻射線照射、營養不平衡。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表示,根據統計,約每600名新生兒中就有一位唇顎裂患者,台灣每年約增加300到400名患者。

蘇宣宇出生有嚴重的唇顎裂問題,1歲以前就經歷唇裂、顎裂手術,後又因耳朵積水,需要手術放入耳管,總共做過8次耳管手術。耳管手術雖小,但需全身麻醉,術後常頭暈、身體不適,讓小小年紀的他聞手術色變,常常哭泣。

他的媽媽當時告訴他,這世界上還有很多人也很辛苦,讓他體會到人生有很多不能選擇的難題,但可以決定要用什麼方式面對、解決。唇顎裂並不可怕,也感謝爸媽的細心照顧,讓他幾乎沒有留下疤痕。

同樣也是唇顎裂患者的楊明瑜,目前就讀法律研究所,小時候因為唇顎裂關係,曾被同學嘲笑,詢問他「為什麼長得這麼怪?」,楊明瑜的媽媽也從他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都陪著他走路到學校,擔心他被同學欺負。

面對同學的惡意和嘲笑,楊媽媽用正向來應對,「每個人都長得不一樣」,讓楊明瑜鼓起勇氣面對生活,也努力練習口語發言,現在外觀和說話都與旁人無異。

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顱顏中心主治醫師張呈欣說,隨醫學進步發達,唇顎裂患者經過手術後多能復原良好,且不會留下難看疤痕。產下唇顎裂子女並不是任何人的過失,也不是父母做錯了什麼事,更無須懷有罪惡感,應積極陪伴孩子共同面對。10412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