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孩童燙傷熱茶湯是元凶 沖脫泡蓋送實作有眉角

2019/11/7 17:16(11/7 17: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7日電)天氣轉涼,家有幼童的父母喝熱飲、熱湯得提高警覺。醫師表示,每年燒燙傷孩童多達80%是被滾燙茶水燙傷,且父母情急之下常把「沖脫泡蓋送」忘個精光或做不確實,恐加重傷勢。

中華民國兒童燙傷基金會今天舉辦記者會宣導預防兒童燒燙傷重要性,傳遞燒燙傷預防、急救正確觀念。

兒童燙傷基金會日前針對500多名18歲以下孩子家長進行調查,發現多達99.2%受訪者都聽過「沖脫泡蓋送」的處理燙傷5步驟口訣。但77.3%家長不知道原來沖水時間要長達15至30分鐘,另有超過30%家長不知道燒燙傷傷口應用乾淨的布巾蓋住。

馬偕醫院外科部部長董光義表示,30年前孩童燒燙傷的原因以洗澡水居多,如今則以熱茶、熱水等高溫的湯水居多,約占80%。根據觀察,燒燙傷孩童多達80%年齡集中在1到2歲,受傷地點是家中且多數是燙傷,由此可知,孩子燙傷原因大多是父母或照顧者進食沒有注意,不慎將熱湯、茶飲潑灑出來或打翻,導致孩子受傷。

別小看一杯熱咖啡、熱茶,一旦潑灑在孩童身上,很可能就是全身10%面積燙傷,尤其很多父母平時對「沖脫泡蓋送」琅琅上口,但在情急之下經常忘得精光,一心只想把孩子往醫院送,恐使孩子傷勢更嚴重。

董光義強調,孩子燙傷後務必立即以室溫、約攝氏20度的自來水沖洗患部,目的是帶走傷口餘溫,沖洗時間至少15分鐘,期間慢慢脫去衣物,再泡15分鐘,並以乾淨的布巾蓋住傷口後送醫。他呼籲,完整急救能有效減緩傷口深度,「燙傷後第一時間急救的30分鐘千萬不能省」。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孩子燙傷後,有部分父母忘記急救就急忙送醫,另有一部分是用錯誤的方式處理傷口。董光義說,很多父母以為在孩子傷口上塗抹牙膏、酒精、糨糊等涼涼的東西就能降溫,實際上完全沒效,還會刺激傷口。此外,也不建議用冰塊替傷口降溫,過度冷卻可能使血管收縮,同樣會讓傷口深度變深,以室溫冷水沖洗還是最佳的辦法。

董光義指出,家裡有幼童的父母若要喝熱飲、吃火鍋,必須隨時提高警覺,把熱湯、熱水或火源放在孩子摸不到的地方。以他個人為例,以前孩子還小時,他們家好幾年都不吃火鍋,就是為了避免任何燒燙傷風險,呼籲父母提高警覺。(編輯:張雅淨)10811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