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美疫情期間兒童哮吼明顯增加 神經學症狀成重症警訊

2022/6/2 13:31(6/2 15:5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2日電)有兒科醫師觀察各國兒童染疫症狀,發現哮吼症、神經學症狀、心肌炎明顯增加,且部分年齡層連症狀都有細微差異,染疫6週內也須提防「多系統炎症症候群」,相關警訊徵兆一次看。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延燒,兒童重症個案數攀升。據統計,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累計29例,其中12人死亡。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日前舉辦線上研討會,由兒科醫師分享COVID-19知識及居家照護相關警訊症狀。

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台中榮總小兒心臟科主任詹聖霖表示,根據美國統計,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美國18歲以下族群共有8.2萬人染疫,其中約66%無症狀、27%輕症、5%中症、2%重症,後來即便Omicron變異株流行,中重症比例也相當,顯示Omicron並沒有比較嚴重。

不過,詹聖霖綜觀各國染疫兒童病情,確實觀察到4種特殊的警訊症狀,包括哮吼症、心肌炎、神經學症狀以及多系統炎症症候群(MIS-C)。

詹聖霖說, 美國的兒童哮吼症病例在COVID-19期間明顯增加,其中81%發生在Omicron疫情傳播期,有12%須住院;林口長庚醫院兒科急診主治醫師吳昌騰解釋,哮吼是喉頭、氣管、支氣管腫脹引起的上呼吸道阻塞,孩童會出現聲音沙啞、咳嗽出現「狗吠聲」、吸氣時有喘鳴聲症狀,就像脖子被掐住一樣拚命吸氣,嚴重時可能胸凹或嘴唇發紫。

神經學症狀也是各界相當關注的重症警訊,詹聖霖指出,一項跨國統計發現,1493名染疫住院兒童當中,有40%曾出現1種以上的神經學症狀,最常見症狀包括頭痛、急性腦病變、抽搐、癲癇、虛弱及頭暈,有神經學症狀的病人,住院死亡率比其他患者高出2倍到6倍,重症死亡率則高出4倍到10倍,即便存活下來也多有後遺症。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齡層兒童出現的神經學症狀,也各有不同。詹聖霖說,小於5歲幼童常見神經學症狀包括抽搐、意識改變、虛弱或疲倦;5歲至12歲常見頭痛、意識改變、虛弱疲倦;13歲以上常見嗅味覺異常、頭痛、意識改變或虛弱疲倦。

而許多父母擔心的疫苗副作用「心肌炎」,也是染疫後常見症狀。詹聖霖指出,接種疫苗引發心肌炎的機會約萬分之1,但染疫後引發心肌炎的風險卻高達千分之1,尤其16歲以下、75歲以上最顯著,再次重申接種疫苗重要性。

此外,國際經驗也顯示,每當一波大流行過後,兒童就會出現一波「多系統炎症症候群」(MIS-C)疫情,值得台灣借鏡。

詹聖霖指出,COVID-19疫情之下的多系統炎症症候群好發於0歲至19歲,男略多於女,兒童及青少年6週內曾感染或曾接觸確診者,只要發燒超過3天且合併有2種以上警訊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詹聖霖表示,警訊症狀像是皮疹、腹痛、腹瀉、嘔吐、眼睛紅、頭暈、頭痛,若合併有呼吸困難、胸痛胸悶、嘴唇或皮膚發紫、嚴重腹痛、行為異常、昏睡或意識不佳,很可能已經進入重症,死亡率介於1.8%至9%;推估未來可能有數十名染疫孩童出現類似症狀,可能出現個位數死亡病例,呼籲家長們提高警覺。(編輯:陳政偉)111060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