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指揮就是學做人 呂紹嘉:讓樂團成為國人驕傲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2日電)獲得本屆行政院文化獎的指揮家、前國家交響樂團(NSO)藝術總監呂紹嘉表示,學指揮就是學做人,學音樂就是學習了解生命,他期待台灣的交響樂團可以成為國人普遍驕傲。
呂紹嘉今天獲頒行政院文化獎,他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指出,他很榮幸能獲得這個殊榮,但他將這個榮耀視為國人對台灣交響樂團及樂界的肯定,「我回來台灣10年了,這10年間看到交響樂團的進步,不只是NSO國家交響樂團,還包括整體音樂環境的繁榮成熟。」
呂紹嘉表示,他心中一直有一個唐吉訶德式願景,這幾年愈來愈清楚浮現,就是期望台灣的樂團愈來愈好,而且可以帶著國人非常富有特色的作品給全世界的人聽;同時也能透過對西方經典作品透徹了解,進而產生自成一家之言的詮釋,豐富屬於全人類的音樂文化資產。
呂紹嘉1960年生,畢業於台大心理系、維也納音樂學院,28歲就獲得法國貝桑松指揮大賽首獎,揚威國際,之後又獲義大利佩卓地國際指揮大賽、荷蘭孔德拉辛指揮大賽冠軍。在歷任歐洲各地重要樂團及歌劇院音樂總監後,於2010年返台擔任NSO音樂總監長達10年。
呂紹嘉認為,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樂團,上個世紀末在技術上就已經急起直追趕上歐美,差異只在由誰帶領,「一個指揮者要能找到感動人類集體潛意識的力量,找出超越時空、與現代人產生共鳴的關鍵,進而把理念傳達給樂團團員,然後呈現在觀眾面前。」
呂紹嘉說,音樂傳達的力量往往勝過語言,「我曾經帶領德國的樂團到非洲盧安達,演出莫札特交響曲慢板樂章時,全場鴉雀無聲,我相信觀眾們都聽進去了,他們根本不需要知道莫札特是誰,更不需要透過語言翻譯,每個人都有感受音樂能力。」
呂紹嘉也提到,包括台灣在內許多亞洲國家的愛樂人,多少都會對在地的樂團沒有信心,覺得無法傳達正統的德奧之聲、俄羅斯之聲,「重點不在如何演奏得跟歐美樂團一樣好,而是如何把作品消化之後,用我們自己的方式講出作曲家想要說的話。」
他指出,「我曾聽過維也納愛樂到芬蘭的演出,當時有人訪問指揮弗朗茲.威爾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öst),一個維也納樂團有可能傳達西貝流士的精神嗎?有可能讓芬蘭人接受嗎?」
呂紹嘉轉述威爾瑟-莫斯特的回答,「我們當然不可能演奏得像芬蘭人所熟悉的音樂,但是我們非常愛這個作曲家,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方式演奏帶著西貝流士精神的音樂,同時也豐富了芬蘭的資產。」
呂紹嘉表示,「我覺得我們也要有這種自信心。」
卸下NSO音樂總監後,呂紹嘉近年常走入校園,與年輕人分享他的音樂經驗。「我會跟學生們說,這是值得你鑽研一生的藝術,學指揮或學習任何一樣樂器,一定要全心投入,因為透過一個曲子的學習,你就像在學習如何實現生命,一首樂曲就是一個生命,只要深入其中,你就可以領悟許多道理,可以藉此了解自己、了解人生。」
呂紹嘉指出,指揮的技術包括很廣,可以很抽象也可以很具體,要學習怎樣傳達意念給他人,除了動作之外,還包括言語上的溝通,「我覺得學指揮就是學做人,一定要從全心投入開始,畢竟能在台上指揮樂團的人真的是鳳毛麟角,一定要珍惜這樣的機會。」(編輯:戴光育)1110512
- 2024/05/09 17:13
- 2022/05/12 12:20
- 2022/05/12 12:07
- 學指揮就是學做人 呂紹嘉:讓樂團成為國人驕傲2022/05/12 12:0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