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電動車發展加速 工研院:最快2035年產量贏燃油車

2022/1/20 14:5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日電)工研院產科國際所今天表示,遠距、零接觸模式將成為COVID-19後疫常態趨勢,帶動機器人、自動化、半導體設備發展。

關於綠能趨勢帶動電動車發展,工研院預估2035年至2040年,電動車產量將超越傳統燃油車;供應鏈在地化、區域化趨勢,將帶動全球三個供應鏈中心的形成。

展望今年台灣機械產業後疫常態趨勢,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經理邱琬雯今天在工業機械雜誌1月號專輯直播中表示,遠距、零接觸模式將成為後疫常態趨勢,與實體模式運作並行。

邱琬雯表示,遠距、零接觸模式持續帶動無人化工廠、自動化、遠距工作、遠距服務、遠距教學、線上商業模式、線上線下整合等新興業務持續發展;這也將驅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自動化和通訊及高速運算的半導體產業持續成長。

其次,在綠色運輸載具電動化趨勢下,邱琬雯指出,加速新能源車產業成長,技術發展最快者為電動車,全球車廠加速轉型,製造電動車需要的工具機、傳動元件等機械產業,須因應趨勢變化。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管理長王興毅預估,到2035年至2040年,全球電動車產量將超過傳統燃油車。

此外,在供應鏈維穩自主化趨勢下,邱琬雯表示,供應鏈朝在地化、區域化發展,後疫時代,預期將會出現北美(美國、墨西哥、加拿大)、歐洲、東亞(中國、台灣、日本、韓國)三個主要供應鏈中心。

王興毅指出,近年歐洲是台灣機械業者積極開拓的市場之一,另外,土耳其也是近2年台灣機械廠商積極布局的領域。

邱琬雯建議,台灣機械產業需要掌握關鍵議題和執行策略,全球化和區域生產將會平衡並存,遠距、零接觸(無人化)將成常態,企業必須具備韌性、不間斷營運成為目標。(編輯:楊凱翔)11101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