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地方創生成為人才庫 有百大青農、獲選十大傑出青年

2025/5/6 19:5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北6日電)國發會力推地方創生,吸引各地有志青年投入,近期發現地方創生儼然成為國家人才庫,在社會及經濟上表現傑出,目前已有2名青培站主持人進入公部門服務、3名具十大傑出青年身分,也有百大青農、國家永續發展獎得主等亮眼表現。

國發會自108年起,推動地方創生政策,並自110年開始核定補助「青年培力工作站」(簡稱青培站)支持青年參與地方發展,推動至今,已累計設立130站,同時搭配「獎勵青年投入地方創生行動計畫」提供跨入創生行列青年創生第一桶金資源。

國發會表示,截至113年底,已累計獎勵130案,目前國發會輔助的創生團隊遍布全台鄉鎮,經盤點創生團隊,在社會及經濟上表現相當傑出,目前已有2名青培站主持人進入公部門服務、3名具十大傑出青年身分,還有11名百大青農、9名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2名國家永續發展獎得主。

國發會指出,現任客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邱星崴及苗栗縣苑裡鎮長劉育育,都是地方創生由民間走入公部門的代表性人物,他們是先前青培站的主持人。

除了公部門領域,3名青培站主持人曾獲選十大傑出青年獎項,例如新竹縣湖口鄉陳偉誠,承襲家中父執輩的製炭技術,善用修枝廢木材透過高溫燒製為木炭與木酢液,創立「木酢達人」品牌,發展炭綠產品推動森林資源循環,同時推出炭盆栽、國產材家具等,讓廢棄木料化身藝術品,成功為新竹湖口的木工產業注入新生命。

新竹縣橫山鄉莊凱詠將舊校舍改造成「大山北月」多功能場域,融合農產行銷、農事體驗、文創活動與食農教育,重新帶動橫山鄉大山背休閒農業,成功翻轉大山背存在已久教育落差、場館閒置、產銷失衡等。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南投縣仁愛鄉王嘉勳長期耕耘部落文化與生態產業,推動部落文化、原鄉教育與自然農法,協助部落建立社會企業型產銷平台,實現部落文化保存與產業發展並進。這些優秀青年帶動地方發展的故事,已經成為台灣地方創生的重要經驗案例。

國發會表示,青年是推動地方創生最關鍵的力量,國發會樂見各界優秀人力加入地方創生,形成留鄉、返鄉的支持體系,吸引更多的青年、甚至是中壯年的夥伴投入,回到家鄉貢獻己力。(編輯:張若瑤)11405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