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畜試所牧草區引草鴞築巢 初代雛鳥闖蕩2年歸再育4雛[影]

2024/1/9 13:46(1/9 18:1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人員於112年11月9日傍晚收割牧草時,發現4隻草鴞雛鳥躲藏在草叢中。(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3年1月9日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人員於112年11月9日傍晚收割牧草時,發現4隻草鴞雛鳥躲藏在草叢中。(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3年1月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9日電)農業部畜產試驗所牧草區在110年底曾出現保育鳥類草鴞築巢育雛,經圍網保護,共有4隻草鴞寶寶成功離巢;2年後,其中1隻返回畜試所繁殖,4隻幼雛日前離巢,為草鴞族群挹注新血。

農業部林業及保育署嘉義分署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民國110年底在位於台南市新化區的農業部畜產試驗所牧草區裡發現4隻草鴞寶寶,當時由嘉義分署首創以圍網方式保護巢區,使幼鳥成功離巢。

影片來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嘉義分署指出,時隔2年,當年雛鳥之一腳環編號218草鴞返回畜試所配對繁殖,在嘉義分署、畜試所與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合作下,再次以圍網保護巢區,日前4隻幼雛已成功離巢,圍網護巢方式使兩代草鴞受益。

嘉義分署指出,草鴞是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在台灣數量估計僅約500隻左右,主要分布在嘉南高屏的丘陵、平原一帶,是台灣12種貓頭鷹當中,唯一在地面草叢中築巢物種,因此維護草生棲地對草鴞保育至關重要。

嘉義分署表示,草生棲地維持不易,可能會漸被樹木取代變成森林,也可能被人類整地耕作,是相對不穩定棲地類型,而畜試所內種植大面積牧草地,成為草鴞穩定出現棲地,林業保育署自110年起補助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執行監測3年間,透過與相關單位及執行刈草工作人員溝通,已形成草鴞保育共識。

嘉義分署指出,此次能成功以圍網保護雛鳥直到離巢,首要歸功於畜試所人員刈草發現草鴞時,能機警停工與通報,讓嘉義分署第一時間調動人力、物力完成圍網架設,而這4隻草鴞寶寶也在研究人員追蹤監測下,確認全數成功離巢,為台灣草鴞族群挹注新血。

嘉義分署進一步說明,保育學會研究人員在監測過程中發現其中1隻親鳥掛著腳環,確認為110年底首創圍網保護雛鳥時,成功離巢的編號218草鴞寶寶,當年情形與這次相同,也是刈草時發現4隻草鴞寶寶,在圍網保護下全數離巢。

嘉義分署指出,這個情形讓人相當振奮,當年雛鳥經過2年在外闖蕩成長後,再次回到畜試所成為媽媽,養育的草鴞寶寶則又將出去闖蕩、配對、繁殖,期待未來可持續透過國土綠網跨單位協力,維護營造更多合適草生地環境,讓草鴞族群世世代代自由翱翔在西南丘陵及平原。(編輯:陳仁華)1130109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牧草區112年底出現草鴞築巢育雛,保育人員監測過程中發現親鳥媽媽(右)繫有腳環,確認為2年前同樣在畜試所被圍網保護成功離巢的4隻雛鳥之一。(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3年1月9日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牧草區112年底出現草鴞築巢育雛,保育人員監測過程中發現親鳥媽媽(右)繫有腳環,確認為2年前同樣在畜試所被圍網保護成功離巢的4隻雛鳥之一。(台南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13年1月9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