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克服居家防疫焦慮 ABC三步驟化解親子關係緊繃

2021/6/13 08:41(6/13 10:5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周世惠舊金山12日專電)疫情帶來的焦慮讓家長不自覺加強控制欲,虎視眈眈孩子的作為。台裔心理師建議,家長利用A(覺察)、B(深呼吸)、C(選擇當下可控制的事)3步驟恢復理智,凝聚家庭共度疫情危機。

各種形式的家暴去年在全球激增,聯合國稱為「疫情的陰影」(a shadow pandemic)。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隔離期間加深挫折、低落、孤單感;因家人生病、去世、失業,多數人經歷情緒大起伏。

在加州執業資深心理醫師張馨方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美國2020年家暴案件比例比2019年增高,能夠借鏡台灣家庭在這段自主隔離防疫期間的是「大人轉念克服焦慮」。

「當人們問『怎麼辦?』就是一種焦慮的反應」。張馨方說,「為了減輕對外界的不確定感,許多大人不自覺把控制欲放在家中孩子,虎視眈眈地看著小孩的一言一行」。例如「要他吃營養的東西,他偏偏吃薯片」、「說要上網找工作,卻跑出門」。

她分析,面對焦慮時,大人的表現可能是脾氣不好、做事衝動,而外向的孩子變得暴躁,內向的孩子更安靜或以「哭」來表現。

「打國家幼苗」是苦中作樂的幽默語,點出父母在家照護幼齡孩子的寫照。青春期孩子居家上網課,不若過去在學校有跑跳的下課時間,有些老師為了彌補因此給更多功課。還有成年子女返家,「爸媽問很多、管很大」。張馨方說,「大家都很疲累」。

她告訴中央社記者,期望台灣只需一個夏天就能熬過美國及其他地方之前一年半的防疫緊繃。她提出「克服焦慮ABC」的建議,鼓勵人們「覺察」(Aware)情緒、「深呼吸」(Breathe)調節,然後「選擇當下可以控制的事情」(Choose what you can control),凝聚家庭之力度過疫情危機。

「10次深呼吸不花一分鐘時間」,當交感神經安靜了,人們才有辦法恢復理性思考。來自台灣的張馨方在美國自行創業心理輔導工作室之前,曾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加州理工學院(Cal Tech)和南加大(USC)的學生心理輔導室服務,累積在青少年與家庭輔導的專業名聲。

「孩子未來的人生好不好,與他們和父母之間長期的親子關係好不好有直接關係,而不是他們上了哪個大學、找到什麼工作。」這是張馨方在跨文化的執業生涯對亞裔及台灣家長的心語。

她也是一位母親,擁有兩位孩子就讀國、高中。她相信,所有父母最基本的目標都是「孩子健康、好的親子關係」,那麼家長的言行應與目標一致,重要的不是孩子有沒有依照大人的要求做事,而是他們能感受大人接受、愛他們。

在不確定的疫情年代,張馨方說,家庭是個起點,特別當大人面對青少年及成年子女的衝突時,「選擇當下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給孩子一個擁抱,不用多說什麼」。

「有非常的破壞才有非常的建設」,她認為,就算以前關係不夠好的家庭,在隔離期可以更好的秘訣是學習換一個方式互動、丟掉以前無用的作法。不讓家裡成為壓力鍋的建議還有一起養盆栽或看影片運動,把家中一角變成小小的體能教室,「只要一起運動就會一起開心,並且能帶來感情緊密的附加價值」。(編輯:韋樞)11006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