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0年12月
摩托車是台灣這波外送潮的引擎,15分鐘送達消費者手上不成問題;但在幅員廣大的美國,電商搶30分鐘快遞革命的祕密武器將會是無人機。
全球中央2020年12月

加拿大博物館處方箋 為身心提供療癒時刻

2020/12/1 09:3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許多人以為藝術療法只對心理疾病有效,但愈來愈多醫學研究證明,藝術療法對生理健康也很有幫助。逛博物館這樣的藝術活動,讓感官受到刺激,促進人體分泌皮質醇與血清素等激素,有益健康。」

文、攝影/胡玉立 (中央社駐多倫多記者)

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蒙特婁美術館(MMFA)一直很「前衛」。在疫情衝擊全人類的「超現實年代」,包括蒙特婁美術館在內的多個北美博物館,正以行動彰顯「博物館療法」(museotherapy)新概念,協助人們度過舉世隔離的茫然與黑暗。

藝術療法風靡全球 加國首創博物館處方箋

隨著近年來藝術療法(Art Therapy)逐漸受重視,MMFA獲得大筆捐款資助,2016年擴大全館教育與藝術治療功能;2017年成為北美最早聘請全職藝術治療師常駐館內的博物館;2018年更創全球之先,成為最早接受當地醫生開立「博物館處方箋」,讓患者免費參觀、甚至預約館內藝術治療師的美術館。

身為博物館界力推藝術療法的領頭羊,MMFA官網強調:「MMFA堅信藝術對身心健康福祉有正面影響,此乃『博物館療法』新概念。」

MMFA於2016年11月開設「謝納埃雷爾教育和藝術療法國際工作坊」(Michel de la Chenelière International Atelier for Education and Art Therapy),試圖解決輟學、歧視、貧困、文盲、厭食症、恐同性戀症和無家可歸等社會與文化問題,每年約有30萬人參加工作坊教育和治療計畫。

館內唯一常駐全職藝術治療師萊加里(Stephen Legari)每年看診約1,200人。他說:「對我來說,藝術療法是利用藝術來探索人們正在經歷的問題。」

萊加里帶著小組透過MMFA豐富館藏,找出有共同主題的藝術品,並帶領組員進行他們自己的藝術創作,鼓勵用非語言表達心情。在完成視覺藝術探索功課後,萊加里會要求患者觀察並反思自己的作品,探尋其意義。

萊加里表示:「畫材難以控制的流動特質,讓我們投入自己的情緒;有時候,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如果某個人在表達自己時遇到困難,或者感覺不到自己的情緒,用繪畫作為處方,會讓他們感到安全進而放心地去體驗。」

藝術與醫療跨界合作 「逛博物館」成新處方

由於MMFA的藝術療法模式非常成功,館方進一步與「加拿大法語區醫生公會」(MFdC)跨界合作,自2018年11月1日起,由醫生開立「博物館處方箋」,患者可憑處方箋攜伴免費前往MMFA參觀各項常設展覽和特展。

「博物館處方箋」藝術治療計畫一推出,蒙特婁地區即有逾百位醫生註冊登記,試行範圍除精神科之外,內科與腫瘤科等都包含在內,堪稱醫界與藝術界「跨界結合」重要一大步。

「許多人以為藝術療法只對心理疾病有效,但它的好處不只如此。愈來愈多醫學研究證明,藝術療法對生理健康也很有幫助。」MFdC副主席、加拿大家庭醫師布瓦耶(Dr. Hélène Boyer)表示:「逛博物館這樣的藝術活動,讓感官受到刺激,促進人體分泌皮質醇與血清素等激素,有益健康。對糖尿病、安寧治療、慢性病患者都有明顯幫助。」

布瓦耶還表示,過去醫生開出藥方時,極少不必擔心任何副作用,如今有這樣的發展,讓人很感動。她認為,醫生開立「博物館處方箋」,是在情感層面上與患者建立聯繫的一種方式,「我們總是問自己:我還能做什麼?從現在起,我們至少可以提供『幸福時刻』」。

疫情黑暗年代 美加博物館供心靈慰藉

如今,眼看COVID-19疫情持續衝擊全球,人們不斷被迫面臨個人、親友乃至整個社會的隔離、恐慌、病痛、死亡等創傷和不確定的未來,愈來愈多博物館開始思考,在提供人們身心靈療癒方面,博物館可以扮演什麼樣的積極角色。藝術治療與博物館或美術館的結合,變得更加理所當然。

其中,美國紐約皇后博物館(Queens Museum)每週四提供線上藝術療法計畫,讓社區參與者透過Zoom分享他們的創作,並使用繪畫和詩歌來討論疫情前後的生活。

75歲的紐約居民恩里克斯(Walter Enriquez)因疫情失去了多位朋友和鄰居,他每週四花30分鐘坐在電腦前上課,用色鉛筆、鋼筆在紙上作畫。恩里克斯說:「在參加這項計畫之前,我感到非常孤獨,但現在,我可以學習藝術創作。我們不能像以前那樣享受生活,但藝術可以幫助我們捕捉過去、重拾正面經歷,度過痛苦和悲傷。」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也在啟動免費藝術療法計畫,館方以當年911恐怖攻擊事件後使用過的雷同做法,將展覽空間設計成具有創傷意識的安全空間,選擇陳列的藝術品力圖緩解訪客面對疫情的焦慮或悲傷情緒。

大都會博物館資深管理教育家麥金尼斯(Rebecca McGinnis)表示:「我們正在適應新現實,研究如何利用藝術史來反思孤獨和創傷的共同經歷。」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則對100多名導覽志工進行藝術治療技術培訓,協助他們在博物館對外重開時,可以更妥當地為訪客提供心靈撫慰。

至於因疫情處於閉館狀態的蒙特婁美術館,也盡最大努力協助民眾度過黑暗期。藝術治療師萊加里自3月起,每週五固定在MMFA臉書專頁推出免費線上藝術治療課程。他親手設計的課程內容,都會放在MMFA官網及YouTube上,供大家參考取用。

萊加里說:「參與的關鍵是─專注於創作的樂趣,不要判斷或分析自己在做什麼,單純地享受過程。所以,請關掉新聞,為自己花點時間,好好放鬆。」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