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謝哲青書寫文藝復興 盼藉此反思當下社會

2020/11/14 09:56(11/14 11:0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14日電)作家謝哲青今年出版的新作「永恆的凝望」,書寫文藝復興的藝術與歷史,剖析如文藝復興三傑的作品。他說,希望藉由這本書,讓人們重新認識文藝復興對人類歷史影響,也反思當下社會種種。

透過雙腳行走世界,謝哲青也因此走入藝術、歷史領域,導遊出身的他,旅行足跡曾經踏過超過170個國家,而對於人文、社會、歷史及藝術全面思考的視角,建基於他的旅行足跡。

謝哲青今年將他的第一本書「王者之爭: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的世紀對決」,重新編輯,並且增補了2萬字的內容,以「永恆的凝望:天才閃耀的時代」重新出版。

他說,「這次的書寫中,加入了拉斐爾的部分」,他希望藉由此書,回望文藝復興時期思想與藝術,讓現代社會能夠反思當下時代所面臨種種。

謝哲青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其實這本書所述,都圍繞在一個核心,「講到的是我跟藝術的相遇,我如何走入文藝復興。」

謝哲青說,他將前半生所收集到的資料、他的旅行及他所積累的想法,都調和融入了這一本作品中,「這本書是我寫的第一本書,當年寫的時候,剛好是我進入藝術史這個世界的回顧。」

謝哲青解釋,文藝復興時代,是人類第一次開始思考自身主體性的時代,從以往神權價值中開始掙脫,「原來舊的規範、自我定位,突然失去了重量,文藝復興這個時代,社會在面對的是人要怎麼樣去思考自己。」

在這樣時代裡,謝哲青說,文化、藝術作品、思想表現出來的,就都會是重新檢視己身視角,這也是那個時代藝術作品令他著迷原因。

在「永恆的凝望」書中的第一章,謝哲青以「為什麼我要寫文藝復興?」為題,講述這本書誕生起源與過程,他寫道「探索這段史實的旅程,是我所經歷過最難忘的冒險之一。它不僅僅只是一場藝術史的探索,更是個人心靈成長的天路歷程。」

謝哲青說,他在寫這本書時,也回頭望向台灣曾被稱為文藝復興的90年代,他認為這兩個時代,其實是有連結的,「90年代社會很新,所有的嘗試都有可能,世界在民主跟資本的歡騰下,也過了一段歌舞昇平的日子。」

當時的台灣社會開始轉型,所有的文化、藝術及思想都用難以想像的行動力在構築新時代模樣,「因為在那之前的社會,是比較安全的社會」,謝哲青解釋,或者是被稱為比較穩定、保守的社會,這樣的時代轉折中,就是人類社會最為絕妙、也是精華的時代。

謝哲青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讓人們重新看到文藝復興對於人類歷史影響,也讓社會重新思考每個當下所產生的價值及未竟之處。(編輯:戴光育)1091114

書名:永恆的凝望:天才閃耀的時代
作者: 謝哲青
出版社:皇冠
出版日期:2020/08/0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從環島演講到閱讀引路人 熱血醫師楊斯棓樂在分享【專訪】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