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澳洲22.99公噸豬雜成首批輸台萊豬 濃度未超標專家籲監測流向

2025/5/4 13:38(5/5 16:1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今年元旦至4月底進口豬肉資訊。(圖取自食藥署網頁fda.gov.tw)
圖為今年元旦至4月底進口豬肉資訊。(圖取自食藥署網頁fda.gov.tw)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張雄風台北4日電)台灣於2021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以來,首度有進口豬肉被檢出含萊克多巴胺0.001PPM,來自澳洲共1批22.99公噸。雖未超標,但專家呼籲應監測流向並強化相關配套。

現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豬隻各部位萊克多巴胺容許殘留量為豬肝、豬腎為0.04PPM,豬肉、豬脂肪,以及豬腸、豬腦等豬雜碎組織均0.01PPM,而這批來自澳洲豬其他可食部位萊值低於標準值。

食藥署「豬肉儀表板」顯示,4月29日1批22.99公噸自澳洲進口的豬其他可食部位(如豬腳、大腸頭、肝連、嘴邊肉、豬頭皮、豬腸衣等)檢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這是台灣於2021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以來,首批進口含萊劑豬肉。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徐則鈺告訴中央社記者,首先要肯定政府在邊境查驗方面並未放鬆。過去民眾主要關心美豬是否含有萊克多巴胺,現在這批澳洲豬肉也發現含有萊劑,雖然濃度符合規定,但不免還是會有消費者介意。

徐則鈺認為,目前市面上的豬肉不限於台灣豬肉,進口豬肉也占有一定比例,尤其是在餐廳、火鍋店等場所,這次事件會不會影響到其他國家的豬肉,要看事件後消費者的反應。

徐則鈺建議政府,能讓消費者知道這批澳洲豬肉的流向,對於整體澳洲豬肉的聲譽會比較好。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台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床毒物部主任楊振昌說,未來如何更加確保食品安全,政府應該要提出相關配套才能讓民眾安心,雖然這批沒有超標,但民眾仍會擔心是否可能沒驗到超標的豬肉。

他解釋,萊克多巴胺為交感神經興奮劑,攝取過多可能會導致心跳加快、手發、心悸、腸胃道症狀,嚴重會心律不整,過去主要發生在飼養的動物身上,出現躁動行為,目前國際上沒看到曾發生於人體案例,然而,主要是擔心長期暴露有無危害,呼籲政府要強化產地標示,讓民眾擁有選擇權。(編輯:管中維)11405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