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正紀念堂轉型 學者建議寬容博物館

2019/1/12 21:41(1/12 22: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台北12日電)政府推動轉型正義,其中有關中正紀念堂轉型,學者建議可朝向類似寬容博物館的方向規劃,納入各項人權相關議題,包括加上威權統治受害者的名單等。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今天在中正紀念堂3樓的研習教室舉辦「我們在這裡發生故事:台灣民主深化進行式」系列活動第2場講座,主題為「解讀威權密碼:『中正紀念堂』的前世今生」。講座由促轉會委員彭仁郁主持,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陳君愷,以及都市政策研究者張維修擔任主講人,從歷史與空間的角度探討中正紀念堂的發展與轉型。

張維修表示,中正紀念堂承襲中國禮制的建築,包括入口的牌樓、周邊綿延的迴廊、到堂體的設計構想,都涉及威權象徵。有關中正紀念堂的轉型,張維修建議應該朝向類似寬容博物館的方向,納入各項人權問題,不僅是政治人權。

另外,陳君愷住在中正紀念堂附近,見證建築物從無到有的過程。雖然此處留存威權的歷史記憶,但包括野百合學運等民主運動也是在這裡發生,見證台灣的民主化。

陳君愷表示,如果全面拆除具有威權象徵的中正紀念堂,民主化的過程與記憶也會被消除。他認為,轉型有許多可能選項,去除威權象徵的方式不見得是拿掉,還有其他方法讓它變得不再那麼威權。

他舉例,可以在象徵蔣介石89歲的89階台階上,鏤刻蔣介石的事績,來翻轉它的意義,或是在主要堂體內加上威權統治受害者的名單等。他強調,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但重要是要立足在歷史上。

彭仁郁表示,促轉會去年12月已提出對中正紀念堂轉型的5項原則建議,包括解除現存地景的威權性格;銘記從威權統治到挑戰威權的歷史軌跡;推動人權、民主、法治相關調查研究與普及公民教育;規劃能夠有效履行以上原則所列舉職能的機構;轉型與修法過程中,應有回應轉型正義工作的過渡措施。

促轉會預計於3月舉辦下一場講座,從影像的角度,邀請民眾一同反思威權象徵的議題。(編輯:黃瑞弘)10801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