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特派專欄 上海海關大鐘老了 農曆年後英國原廠來健檢

2019/1/10 15:43(1/10 16:35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駐上海特派員陳家倫/1月10日
現年92歲的上海海關大鐘近來開始誤點,去年8月還一度中暑暈厥了好幾小時。衰老的大鐘預計於今年接受英國原廠「健檢」,不論結果是搶救或無痛地走向終點,都將轟動上海灘。

上海海關大樓是外灘知名歷史建築,頂部的大鐘與倫敦大笨鐘是「姊妹」,由英國同一家公司生產。據稱,上海海關大鐘當年總造價高達5000多兩白銀,於1927年8月從倫敦運到上海,原包裝木箱連同大鐘重達6.25噸。

1928年元旦凌晨1時,海關大鐘敲響了第一聲,從此以後,鐘聲就日以繼夜地陪伴著上海人。對於早年生活並不富裕的中國民眾而言,別說手上戴個表,連在家掛個時鐘都是奢侈,噹噹響的鐘聲因而成了市民珍視的「公共財」。

「以前再遠都聽得到呦」,62歲的上海徐姓民眾從小在靜安寺附近長大,住家距離外灘約5公里遠。他回憶,學齡前就對海關大鐘的鐘聲有印象,但受到都市化的高樓阻絕、汽車雜音干擾,老家現已聽不到鐘聲。

至於原先住在外灘一帶的居民,因都市計畫與拆遷的關係,也從海關大鐘的「搖滾區」撤出,接替而上的是大批境外觀光客,連帶將海關大鐘推向世界,鐘聲敲進了更多人的耳裡,並迴盪在老上海的記憶中。

享受世人矚目的同時,邁入92歲的海關大鐘也面臨著歲月的考驗,自去年起,就開始不太準時,常有熱心民眾去電通報「大鐘時間錯了」;上海的夏季高溫則是另一道試煉,去年8月一個攝氏40度烤曬的午後,老鐘昏了過去。

守鐘人魏云寺表示,海關大鐘自去年暑假開始,每到下午就走走停停,他當時就想,位於10樓的鐘樓溫度往往比外頭多出10至20度左右,溫差導致讓齒輪、零件走位,「診斷」結果,果然是擒縱器出了問題。

魏云寺想起28年前自老前輩手中接下了一個英國原廠的擒縱器,立刻拿來給老鐘換上,10分鐘後,按下大鐘啟動開關,發條帶動135公斤的大方錘再度響起,鐘聲強而有力,魏云寺一聽這「心跳」,便知道老鐘痊癒了。

更換零件的問題容易解決,但城市地景變動也影響了海關大鐘基座的平衡,大家都知道老鐘「健檢」已不能再拖。得知當時建造大鐘的英國廠家仍在經營,上海海關聯繫後,計畫於今年對大鐘進行整體評估。

「健檢」時間目前暫定為農曆年過後。陸媒上觀新聞指出,屆時將由英國原廠提出最終方案,看老鐘是要大修還是壽終正寢。但為了保險起見,上海方面已對大鐘研究出一套馬達驅動、電子控制的方案,且已於2018年9月試運轉。

據了解,這套方案完全替代了機械報時,整點鐘聲和報刻樂曲「東方紅」全部為電子播放。但為了保留歷史特色,目前整點鐘聲仍由老鐘重錘敲出,而每15分鐘的報刻音樂「東方紅」則早已是電子播放。

提及海關大鐘的鐘聲,也有一段從西方走向本土的歷程。大鐘出廠時的音樂原本和英國大笨鐘一樣都是「西敏寺鐘聲」,也是外界一般熟知的下課鐘聲,後來改成「東方紅」,據稱是文化大革命為了「自保」。

中國海關總署網站指出,1966年5月,一批「紅衛兵小將」闖入海關大樓,揚言砸毀鐘樓。「欣幸有一些頭腦清醒的海關幹部勇敢地站出來制止這些過激行為」。上海市政府並將報刻鐘聲改成「東方紅」,大鐘才躲過文革摧殘。

由於中國許多景點都有一套相似的故事,真實性有待考據。但以「紅歌」做為鐘聲是否合適,過去有不少討論,上海並一度於1986年、英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造訪時改回「西敏寺鐘聲」,只是在引來「帝國主義」的質疑後又改回來。

然而相關討論並未就此劃下句點,作為中國最開放的城市,上海一直有在思考要將鐘聲換回「西敏寺鐘聲」與國際接軌。改或不改,答案或有機會隨著老鐘「健檢」後一併出爐。揭曉的時間,已經開始倒數。(編輯:張淑伶)10801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