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立陶宛友台組織主席:理解台灣受強鄰威脅處境【專訪】

2021/4/1 19:07(4/1 22:5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1日專電)立陶宛規劃今年在台設代表處,當地友台組織「立陶宛-台灣論壇」主席史金達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立陶宛深受強鄰威脅,特別能理解台灣的處境,期盼未來能全面推動兩國關係。

史金達(Gintaras Steponavičius)擔任國會議員長達10年,曾任教育部長及國會友台小組主席,訪問過台灣3次,去年底從議員卸任後轉往民間任職。

立陶宛政府3月初宣布,年底前將在台灣成立經濟代表處。外交部副部長艾德梅納斯(Mantas Adomėnas )、經濟部長阿爾莫奈特(Aušrinė Armonaitė)、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市長希馬修斯(Remigijus Šimašius)等50多位友台人士隨即宣布成立「立陶宛-台灣論壇」,並在3月16日的第一次集會選出史金達擔任主席。

史金達昨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立陶宛-台灣論壇」由民間主動發起,並非官員授意,創始成員來自學界、商界、國會和各部會,成立目的是全方位推動對台關係。

史金達說,身為國會友台小組主席,經常參與台灣有關的活動和連署支持台灣加入國際組織,看到立陶宛與台灣在文化、學術和政治的關係愈來愈密切。訪台期間,他親眼見證台灣的活力和創新的成就,對台灣的支持更加堅定。

台灣在拉脫維亞設有代表團,兼轄另外2個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和愛沙尼亞。

被問到立陶宛為何對台灣相對友善時,史金達指出,立陶宛有反抗蘇聯極權重獲自由的歷史經驗,即使成為民主國家仍深受強鄰俄羅斯的威脅,因此對台灣的處境特別能感同深受。

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中東歐鐵幕瓦解後,波羅的海三國為尋求軍事保護傘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不過,中東歐各國近年對俄羅斯的威脅仍深感不安,俄國轟炸機和戰機頻繁闖進北約空域,北約戰機不時得緊急升空監控,防衛重心有東移的趨勢。

去年10月,立陶宛舉行大選,選後上台的新政府承諾推動「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外交政策」,積極推動對台關係,對中國的立場也轉趨強硬。

今年1月,立陶宛以國家安全為由,禁用中國同方威視(Nuctech)生產的機場行李安檢設備。隨後,立陶宛僅派部長出席中國與中東歐17國領導人峰會,公開與中國唱反調。近日立陶宛還加入美國等國的聯合聲明,對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中國調查疫情起源受阻表示關切。

就在立陶宛宣布今年將在台設立代表處後,中國外交部立即聲明反對,中國駐立陶宛大使申知非還推文指出,立陶宛對中國的出口額遠大於對台灣,警告立陶宛在台灣設處的後果。

對此,史金達表示,外交應該建立在共同的價值,不能只看經貿數字,在台灣成立代表處是立陶宛的決定,他國不應干涉。(編輯:馮昭)110040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