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被譽為稻田守望者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病逝

2021/5/22 16:48(5/22 19: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2日電)中國官媒央視、新華社報導,有「中國雜交水稻之父」之稱的袁隆平下午1時7分在長沙病逝,享耆壽91歲。他的研究大幅提升中國水稻產量,央視曾將其譽為「稻田的忠實守望者」。

據報導,袁隆平是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他在1964年開始研究雜交水稻,並成功選育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用高產雜交水稻品種「南優2號」。自1976年起,在全中國大面積推廣,使中國水稻的單產和總產得以大幅度提高。

報導指出,自2000年以來,袁隆平帶領團隊持續投入研究、挑戰技術難關,最新育成的第三代雜交水稻「叄優一號」,在2020年雙季晚稻種植平均畝產達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雜交早稻畝產619.06公斤,全年畝產達1530.76公斤。

據報導,團隊在上週才剛公布,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進行的「超優千號」雜交水稻完成測試,平均畝產達到破紀錄的926.5公斤。

報導指出,袁隆平曾在一段過去的採訪中,分享投入水稻研究的初心,「你們年輕人沒有經歷過饑荒,不知道糧食的重要性,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

據新京報報導,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在1980年代藉由技術轉讓的方式由美國企業取得,此後這項技術帶來的水稻豐產也不只局限於中國,而是全球。世界各地的人們得益於高產的水稻,並為數億的人口提供最基本也是最好的糧食供給。

袁隆平於1981年獲得國家發明特等獎、2001年獲得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4年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18年獲得「改革先鋒」稱號,並於2019年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報導指出,袁隆平一生為水稻改良鞠躬盡瘁,直到今年年初,他仍埋頭於科研工作,並曾赴海南三亞的研究基地,了解相關的水稻改良情形。

據公開資訊,袁隆平於今年3月10日,在三亞研究基地因跌倒而住院;4月7日,轉院至湖南長沙;今天下午因多重器官衰竭病逝。(編輯:吳柏緯/張淑伶)11005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