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挺巴勒斯坦哥大學生抗暴無悔 盼學生聲音獲傾聽

2025/7/4 11:4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紐約3日綜合外電報導)支持巴勒斯坦的哥倫比亞大學學生運動人士哈里爾數月前被逮捕,上月獲保釋出獄。他受訪時說,他不後悔挺身反對種族滅絕,並敦促哥大和其他遭政府鎖定的學校傾聽學生的意見。

今年3月,美國總統川普與菁英大學之間的對抗才展開數天,聯邦移民探員就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逮捕哈里爾(Mahmoud Khalil)。

路透社報導,哈里爾被關在路易斯安那州鄉下的移民監獄3個多月,與此同時,川普政府與菁英大學的鬥爭也不斷升級,不僅逮捕其他支持巴勒斯坦的外籍學生,還針對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等曾出現支持巴勒斯坦示威活動的私校,撤銷數十億美元研究補助金。

不到兩週前,美國地區法院法官法比亞茲(Michael Farbiarz)下令讓30歲的哈里爾保釋出獄。哈里爾在曼哈頓(Manhattan)公寓裡受訪時說:「我絕不後悔挺身反對種族滅絕…我不後悔站出來支持對的事,也就是反對戰爭、呼籲終結暴力。」

哈里爾認為,美國政府企圖要他噤聲,反而給了他一個更大的平台。他獲釋後回到紐約,川普政敵、民主黨籍聯邦眾議員歐加修-寇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親赴機場迎接,在哈里爾與妻兒團聚時,支持者們在一旁揮舞巴勒斯坦旗幟。

兩天後,哈里爾出現在哥倫比亞大學曼哈頓校區的集會上,斥責哥大領導階層。上週,他在群眾歡呼聲中與支持巴勒斯坦的紐約州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連袂現身;曼達尼上月剛贏得初選,將代表民主黨參加今年11月紐約市長選舉。

哈里爾說:「我沒選擇要落入這種處境,而是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讓我處於現況)…這當然嚴重影響我的生活。老實說,我還在試著仔細思考新現實。」

他說,他錯過今年5月的畢業典禮,出獄後沒了工作,一個國際慈善組織取消了原本邀他擔任政策顧問的工作機會。政府有可能贏得上訴,再度將他關進監獄,因此他的優先要務是盡可能陪伴妻子和剛出生不久的兒子。

哈里爾出生於敘利亞的巴勒斯坦難民營,妻子是美國公民,他去年也成為美國合法永久居民。他2022年以研究生身分移居紐約,成為哥大校方和示威群眾之間的主要學生談判人之一。這些示威群眾在校內搭帳篷,要求哥大停止提供140億美元資金給武器製造商和其他支持以色列軍方的企業。

哈里爾未以任何罪名被起訴,但美國政府引用一項含糊的移民法規,指稱哈里爾等人的言論可能有害美國外交政策利益,須驅逐出境。但聯邦法官裁決,川普政府主張驅逐哈里爾的基本理由可能違反憲法保障的言論自由權利。政府正在上訴。

與哈佛大學不同,哥倫比亞大學沒有質疑政府突然撤銷撥款的合法性,還同意川普政府至少一部分要求,限縮抗議活動相關規範,作為恢復撥款談判的先決條件。

哈里爾認為哥大的反應令人心碎,「哥大基本上把這所學校交給川普政府,讓政府干預高等教育機構運作的每個細節」。哥大則表示,在持續談判同時,維護大學學術自主是「紅線」。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哈里爾敦促哥大和其他遭川普抨擊的大學傾聽學生的意見。

他說:「學生們針對校園如何依循人權、遵守國際法、包容所有學生提出清晰的計畫,讓人人無論持什麼立場都能感覺平等…他們(指校方)寧可屈服於政治壓力,也不願傾聽學生的聲音。」(譯者:曾依璇/核稿:李佩珊)11407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