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唐獎漢學獎 首屆得主余英時

2014/6/20 10:18(6/21 11:2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0日電)唐獎教育基金會今天宣布第一屆唐獎「漢學獎」得主,由中國思想史學者余英時獲得殊榮。

現年84歲的余英時出生於中國大陸天津,先是師從於國學大師錢穆,後又遠赴美國哈佛大學,接受西方學術洗禮,專長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

余英時曾任職於哈佛、香港中文大學、耶魯、普林斯頓等校,並於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唐獎官方公布的得獎理由是「深入探究中國歷史、思想、政治與文化,以現代知識人的身分從事中國思想傳統的詮釋工作,闡發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論述宏闊、見解深刻,學界久已推為海內外治中國思想、文化史之泰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為傳統學者治史之宗旨,余先生以其研究撰述與人生實踐,對此語做了最佳的現代詮釋。」1030620

中國思想史泰斗 余英時獲唐獎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0日電)唐獎教育基金會今天宣布第一屆唐獎「漢學獎」得主,由世界知名中國思想史學者余英時獲獎。

他所闡述的古代中國反智論、得君行道、內向超越與外在超越等理論,深刻影響半個世紀的漢學研究。

唐獎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發起,效法諾貝爾獎,每2年頒發一屆,委託中央研究院評選,共分為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法治4個獎項,各獎項獎金都為新台幣5000萬元。

今天揭曉的「漢學獎」,由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余英時獲得。余英時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之一,早期以英文專書和著作在美國嶄露頭角,中年以後為了讓東方讀者也能理解,改用中文撰述,60年間出版中英文著作59本、論文400多篇,許多理論至今仍為學術界稱道。

余英時的貢獻在於深入理解西方理論,轉而重新詮釋中國思想與文化,例如他以「反智論」闡述道家、法家的觀念;以「道統」與「治統」間的複雜競合,闡述古代中國知識與政治的關係。在在為中國文史領域研究者,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對於清朝末年延續至今的中西文化異同課題,余英時也有所著力。他闡述西方文化以「外在超越」為主流,認為在現實世界外還有一個理想的超越世界(彼世),進而批判現實;而東方主流的儒家、道家價值觀則是「內向超越」,現實、超越兩個世界不即不離,追求的則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余英時另一個著名的理論,便是闡述宋代以前知識分子的目標是「得君行道」,即和君主一同治理天下,在宋代獲得一定實現;但到了明代以後,廢除宰相、廷杖,君王獨攬大權,使知識分子失去與君主共治天下的理想,轉而朝向「覺民行道」,即從由上而下的政治改革,轉向由下而上的社會革新運動。

除了學術貢獻,余英時也時常關注政治、文化議題,雖然他自己稱對政治只有「遙遠的興趣」,但仍時常發文評論,並聲援兩岸民主運動,也曾破譯陳寅恪在極權統治下著作的隱語詩。

唐獎在官方得獎理由中,推崇余英時以其研究論述與人生實踐,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作了最佳的現代詮釋。1030620

※你可能還想看:
余英時治學與人生實踐「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余英時:不能靠獲獎承認自己
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美國艾利森與日本本庶佑
唐獎「永續發展獎」:挪威前總理布倫特蘭
唐獎重具體貢獻 與諾貝爾區隔
更多唐獎相關新聞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