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登革熱群聚感染 比照SARS防疫
最新更新:2019/10/03 13:16

國立成功大學發生登革熱群聚感染,校方3日宣布比照SARS時期要求全校各系館、宿舍啟動進出人員量體溫發燒篩檢,且架設發燒自我通報網站,全面監測追蹤疫情。(成功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傳真 108年10月3日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3日電)國立成功大學發生登革熱群聚感染,校方今天宣布比照SARS時期要求全校各系館、宿舍啟動進出人員量體溫發燒篩檢,且架設發燒自我通報網站,全面監測追蹤疫情,避免擴散。
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昨天召開登革熱防治會議,成大九大學院院長及行政單位主管全都與會;蘇慧貞要求各系所及單位落實防疫,加強境外學生的防疫宣導,醫學院要對初到台灣的境外生進行血液篩檢,成大醫院護理師也要追蹤、持續照護4名染病的學生。
成大主任秘書李俊璋表示,成大已配合台南市政府衛生局進行大規模抽血篩檢及疫調,確認感染來自於1名住在勝利校區宿舍的學生境外移入;5天來出現的4名病例,學生都是不同系所,也不在同一個教室上課,研判是在室外感染。
他說,這次校區境外移入的登革熱疫情,是較特殊的第三型,成大宿舍及系所都已設置發燒篩檢站,只要有師生出現發燒,就會要求第一時間到成大醫院急診處接受快篩。
成大衛生保健組長王琪珍表示,衛保組已架設雲端通報系統,即日起凡進入各系館、宿舍人員一律要量測體溫,管理人員每天下午都要通報有無發燒個案,相關資料也會回報台南市衛生局。
另外,成大校方已製作「學生發燒自我通報網站」,提供學生自主管理;10月2日至16日期間,各院系以系級為單位,每堂課前要先讓學生觀看中英文對照的登革熱防疫影片,全面防疫。(編輯:陳清芳)1081003
登革熱小百科
- 傳播方式:登革熱在台灣主要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傳播,牠們的身體是黑色、腳上有白斑,喜歡棲息在室內容器或人為造成的積水處。叮咬高峰期約在每天日出後1-2小時及日落前2-3小時。
- 潛伏期:典型登革熱的潛伏期約為3至8天(最長可達14天)。病人發病前一天至發病後5天為「可感染期」,斑蚊這段時間叮咬感染者,血液中帶有的病毒經過增殖,這隻斑蚊就有終生傳染病毒能力。
- 發病症狀:典型登革熱症狀有突發性高燒(≧38℃),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及出疹等;受體質影響,有些人染病症狀輕微,甚至不會出現症狀。
若先後感染不同型病毒,有更高機率導致較嚴重症狀;未及時就醫治療,死亡率可達20%以上。目前沒有特效藥可治療登革熱,所以患者一定要聽從醫囑多休息、多喝水,適時服用退燒藥,通常感染後兩週左右可自行痊癒。
登革熱第二型跟第三型較易引發登革熱出血熱與重症病例,台灣以第二型造成的流行最為嚴重。 - 預防方法:
在家中時》家中裝設紗窗紗門、睡覺時掛蚊帳。每週清洗家中花瓶和盛水容器至少一次,並記得刷洗內壁。倒放不用的花瓶、容器,清除不要的容器。巡檢家中陰暗處或地下室,並使用捕蚊燈。立即清除廢棄輪胎和戶外積水容器,或聯絡清潔隊協助清運。
在戶外時》宜穿著淡色長袖衣物,並在皮膚裸露處塗抹衛福部核可的防蚊藥劑。 - 資料來源:疾管署、科技部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往下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