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綠島人權藝術季 李遠:用藝術理解白恐受難者傷痛

2025/5/13 20:35(5/13 21: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將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舉行,文化部長李遠(圖)13日出席記者會表示,透過藝術可以想像政治受難者如何看著海水跟星星堅強地生活下去,藝術能讓人們產生同理感受。(文化部提供)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4年5月13日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將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舉行,文化部長李遠(圖)13日出席記者會表示,透過藝術可以想像政治受難者如何看著海水跟星星堅強地生活下去,藝術能讓人們產生同理感受。(文化部提供)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傳真 114年5月13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13日電)綠島人權藝術季將於5月17日起舉行,文化部長李遠今天出席記者會表示,透過藝術可以想像政治受難者如何看著海水跟星星堅強地生活下去,藝術能讓人們產生同理感受。

李遠表示,1951年5月17日是第一批政治犯被送到綠島的日子,在那樣封閉的年代,不僅是綠島被隔離,在台灣不能自由出國,不能看雜誌和聽廣播,「我們不認識台灣的地理、歷史,也形同被隔離」。

李遠表示,他這代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一整個世代遺忘白色恐佈歷史,也遺忘整個台灣的歷史,這樣長大,是一個很悲傷的歷程。

李遠回憶,小時候聽著父親在葡萄藤架下面拉手風琴唱「綠島小夜曲」,「這首歌其實是一首愛情的歌,但我爸爸唱起來很悲傷,那種悲傷,我也不曉得是為什麼,後來我漸漸知道,在那個年代,家裡有白色恐怖的受難者的比例非常高。」

李遠強調,作為文化部長,除了關心藝術、電影、出版等產業發展外,「我最在意的是人權與自由,希望能擴大人權館的活動,希望綠島人權藝術季不僅在綠島辦,也要回到台灣來辦。」

李遠表示,雖然人權館預算一直不多,今年又被刪減新台幣2000萬元,但仍會透過募款、合作等方式,將活動持續辦理下去。

李遠也期許國際人權影展要成為僅次於台北電影節、金馬獎等相關單位舉辦的影展,以電影傳遞更多對於自由價值的信念。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藝術真的非常重要,藝術可以讓我們了解彼此的悲傷跟痛苦。」李遠呼籲,不管任何政黨、任何人都能以真誠的心情看待白色恐怖。他也推薦大家參觀綠島人權藝術季,並推薦近期電影「搜查瑠公圳」與「大濛」、電視劇「星空下的黑潮島嶼」以及各種文學出版,共同認識及面對這段歷史。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展覽將自5月17日至9月21日舉行,地點在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編輯:張雅淨)11405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