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暑假猩紅熱病例增 毒性休克重症送加護

2025/7/5 14:17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5日電)小朋友暑假參加活動多,感染科專家今天提醒,好發於國中小學童的猩紅熱病例明顯增加,雖多數為輕症,但已有惡化為致命毒性休克症候群送加護個案,務必戴口罩、勤洗手。

猩紅熱的致病菌是A型鏈球菌,好發年齡在5歲至15歲之間。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邱政洵今天接受媒體電訪指出,猩紅熱主要經由飛沫與呼吸道分泌物接觸傳播,症狀包括發燒、喉嚨痛、全身出疹與草莓舌,傳染力不低。

邱政洵說,猩紅熱過去多半在春、夏交替之際現蹤,但今年即使已進入夏天,且天氣炎熱情況下,病例卻未減,流行情形與過去不同,最近在診間1天可以看到2、3個猩紅熱病人。

更令人警覺的是,邱政洵指出,上週院內收治1名年約8、9歲學童,起初僅有發燒、肌肉酸痛,不到2天就出現血壓驟降、全身出疹、休克送醫,短短2天內演變成毒性休克症候群,送加護病房搶救,目前仍住院中。

邱政洵解釋,A型鏈球菌依菌體表面的M蛋白,分為多種型別,台灣過去流行的多為M12型,通常引發較輕微感染;而M1型重症風險較高,其中「M1 UK」菌株因毒性強,易引發毒性休克症候群,甚至俗稱「食人菌感染」的壞死性筋膜炎,曾在英國造成多起嚴重感染案例。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他提醒,M1 UK菌株在台灣雖尚未大流行,國內曾監測到蹤跡,必須提高警覺。A型鏈球菌目前沒有疫苗可打,透過抗生素治療可有效控制;若演變為重症,則需立刻住院,以靜脈抗生素、升壓劑與免疫球蛋白等支持性治療,爭取時間搶救。

邱政洵呼籲,暑假期間人潮流動大,社區同時流行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腺病毒等疫情,家長若安排學童參加營隊、室內活動時,應落實防疫措施,戴口罩、勤洗手等,降低感染風險。(編輯:吳素柔)11407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