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特派專欄 台法選戰差異大 法國冷靜低調沒宣傳車滿街跑

法國剛結束總統大選首輪投票,即將迎接24日的最終對決。然而法國選戰相對低調,選民冷靜,巴黎市容沒因激烈選戰有太大改變,更沒有宣傳車滿街跑。觀察台法選戰的有趣差異,或許能更了解彼此民主歷程與民情的不同。

中央社駐巴黎特派員曾婷瑄

2022/4/13 17:48(4/25 07:33 更新)

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10日舉行,如外界預料的由現任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極右派雷朋(Marine Le Pen)領先,將於24日重演上一屆大選兩人對決的戲碼。

從在法國留學起,記者總共經歷了3次大選,作為旁觀者,感受到了台法兩邊選戰氛圍的不同。而這次大選,因為職責關係,可謂「從頭追到尾」,更深刻地體會兩邊的差距,以及背後可能反映出在執行民主上的差異。

台灣打選戰,總是熱鬧非凡,不僅各路候選人為了增加關注度而奇招百出,宣傳車、大聲公更是穿梭在大街小巷。還記得一天下午,記者室友的午間清夢被候選人的宣傳車打斷,他氣得跑到窗邊大罵,其他室友則在一旁笑翻了。

兩者選戰時的街景是完全不同樣貌。來自台灣且已取得法國籍的Yiping Wu分享了她的觀察,「在法國選舉是沒有布條這件事的」,台灣選前總會有各樣五顏六色的看板、口號,甚至汽車雨刷還會夾上宣傳單,「走在巴黎街上,你很難感覺到有總統選舉正在進行」。

法國不僅少了無限發送的候選人面紙,更不會有掛在建築物上宣傳的巨型大臉對選民微笑。此外,候選人的海報必須依照一定尺寸,整齊貼在選委會架設的指定地點。當然,選民對反對候選人海報的塗鴉或破壞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除了街景樣貌外,台法選舉時的媒體樣貌(media landscape)也是大異其趣。

台灣選戰時的媒體如何包羅萬象,在台灣的選民都很清楚,除了中選會舉辦的政策辯論,不少政論節目大多還是娛樂化的走向,而各種候選人的花邊新聞選民也是信手捻來。好處是,保持選民關注熱度;壞處自然就導致真正重要的討論被掩蓋。

另外,法國大選期間候選人的被報播比例是由媒體監管單位超嚴格把關,這也是相當令人欣賞的一點。監管單位會在不同時期根據不同規定計算每位候選人曝光時數,民營電視電台也不得違規。

法國政論節目很少講花邊或謾罵,更少有人身攻擊式的發言。因為他們也知道,太過情緒化的表現選民通常不會買單。

選戰政見焦點台法也是非常不同。駐台獨立記者何蘿拉(Alice Hérait)向中央社表示,台灣選舉時,如何看待國家是切分兩大候選人的關鍵議題,也就是統獨與認同;而在法國,這次有12位候選人,政見各有重點,往不同方向發散,「在內容上,兩者難以對比」。

法台民情與民主發展軌跡不同,選戰模式當然也會不同,各有優缺點。

例如與朋友聊到台灣宣傳車噪音時,他回應說:「這樣比較熱鬧,比較好玩啊。」也對,一件事總有不同角度,從這方面想,法國選戰對於選民而言,就「低調、冷靜」許多。

旅居法國的台灣民眾Carrie就覺得自己身邊的法國同事都不太熱衷討論選舉,連是否投票也要考慮再三。而這也反映在法國年輕族群的投票率上。

根據Ipsos民調公司的數據,10日首輪投票18到24歲選民的棄票率為42%;25至34歲的棄票率更是高達46%。法國許多學者指出,這是非常令人擔憂的趨勢。

台灣2020年總統大選20到24歲選民投票率近73%,20到29歲為近72%,25至34歲也是近72%。換言之,參與率比法國年輕選民驚人地高出近20個百分點。

何蘿拉說,法國大選的確相對冷靜,其中原因之一是「台灣是年輕民主,民眾會比較熱衷,渴望凸顯民主;而法國投票已有一段時間,人民對選舉比較沒有激情」。另一方面,法國已習於透過棄權來表達對候選人不滿,「而法國人也的確對很多事情都不太滿意」,她笑著說。

此外,何蘿拉提到很有趣的一點,就是相較於在公領域,法國人更熱衷在朋友間私下討論政治;而台灣人,尤其是長者,通常不喜歡和朋友談政治以免吵架或衝突,反倒是可以在造勢場合或宣傳車上公開拉票。法國投票表態多保留在私領域,台灣則不介意公開表態。

另外,「政黨忠誠度」也是法台很不同的地方。何蘿拉說,之前韓國瑜造勢大會上民眾揮舞或身穿國民黨旗,「好像韓國瑜是搖滾巨星一樣,這在法國是不可能發生的,在我們看來有點難以置信;蔡英文也有,但比較沒那麼嚴重」。

選舉氛圍只要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未必有誰好誰壞。情緒化的選民與候選者兩邊都存在,不同的只是社會的接受度與觀感。

台灣民主年輕、充滿能量,選民投入並積極動員;法國這個老牌民主國,視投票為理所當然,參與是公民職責,卻不熱衷。政治學者胡關(Olivier Rouquan)就憂心表示:「法國部分年輕選民已經與代議制民主脫離,不只是政黨和候選人,而是投票制度本身。」

若要問比較喜歡哪一邊?

如果能有乾淨的市容與媒體報導,搭配上和朋友去熱鬧滾滾造勢會場旁的小攤販邊吃美食、邊聽政見,這夢幻組合可不是棒極了?(編輯:馮昭)11104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