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韓國連5月逆差金絲雀警鐘響 台灣守住順差關鍵一次看

2022/9/4 10:12(9/4 10:4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全球經濟「金絲雀」韓國連續5個月陷入貿易逆差窘境。圖為釜山港裝卸貨物畫面。(韓聯社)
全球經濟「金絲雀」韓國連續5個月陷入貿易逆差窘境。圖為釜山港裝卸貨物畫面。(韓聯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4日電)俄烏戰爭、通膨、COVID-19疫情利空不散,全球經濟「金絲雀」韓國已連續5個月陷入貿易逆差窘境;然而,同樣承受進口能源、原物料價格高漲壓力的台灣,前7月仍能穩守327億美元出超。

韓國與美國、中國以及日本等主要經濟體貿易依存度高,出口商品從資通訊、半導體、船舶到民生化工都有,產品結構完整且多元,素有能預警全球經濟榮枯的「金絲雀」之稱;因此,韓國今年以來連續5個月出現貿易逆差,全球戒慎恐懼,憂心經濟衰退即將到來。

台灣與韓國同樣是出口導向經濟體,亞洲四小龍中產業結構最為類似,尤其在半導體及資通訊產品方面,韓貨向來是MIT的強勁對手。不過,今年以來面臨同樣的景氣挑戰,台韓貿易表現卻冷暖「兩樣情」,韓國8月出現連續5個月逆差,甚至半導體出口比去年同月出現首度下滑,是逾2年來首見。台灣對「金絲雀」出現逆差不可掉以輕心,但台灣迄今能穩守順差,有3大結構性因素。

●對中國貿易出現逆差 韓半導體、IT主導地位受威脅

韓國8月進出口統計1日公布,連5個月出現貿易逆差,韓國主流媒體甚至以這是逾14年來首見比喻;光是8月逆差就達94.7億美元,創1956年韓國政府公布相關統計以來,最大單月赤字。

針對韓國今年連數月貿易逆差原因,台經院新興市場中心主任劉名寰表示,除進口能源、原物料價格大增外,關鍵原因是對中國貿易出現逆差;受到中國景氣下滑導致出口動能減弱以及韓國自中進口增加影響。

根據統計,今年5月韓國對中貿易赤字達11億美元,終結1994年8月以來,對中連續333個月的貿易順差,然而這項對韓中貿易關係歷史性重大改變,似乎不如5、6年前,中國因薩德事件抵制K-Pop、樂天一樣受到高度矚目。

儘管韓國官方機構解釋,對中國貿易逆差是暫時性情況,但韓國國際貿易協會 (KITA)數據顯示,韓國對中在2013年達到約630億美元順差高峰後,順差規模即大致緩步下降。

換言之,中韓2國貿易出現轉折的因素,比COVID-19和俄烏戰爭等景氣烏雲更早形成,而且是結構性問題。韓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確實反映了高科技產品貿易結構的變化;韓國在IT、半導體領域的傳統主導地位,正受到中國由國家主導的產業政策的挑戰。

反映在數據上,韓國當地媒體「中央日報」分析,以半導體而言,今年5月時,韓國對中國出口值僅年增11.9%,但自中國進口值年成長40.9%,儘管絕對金額仍是韓國輸往中國較高,但增幅上的差異,被認為是對中貿易逆差的關鍵。

●韓記憶體等產品遇逆風 半導體先進製程支撐台出口

台經院國際事務處研究員邱達生指出,亞洲國家今年受輸入性通膨影響,進口大幅增加,若無法維持出口動能,恐出現貿易赤字。

台灣、韓國產業政策發展皆以出口為導向、能源同樣高度仰賴進口,當全球經濟遭遇逆風,兩國貿易表現卻不同調。

首先,從出口主力貨品結構觀察,台灣貿協(TAITRA)分析,韓國15大主要出口項目,受制於全球晶片短缺、中國封城等因素,其中的汽車、汽車零組件,今年前7月的年增幅僅個位數,不及過往表現;同時,船舶類出口甚至落入衰退格局;上述品項都不是驅動台灣出口引擎。

半導體產業則同時牽動著台韓經濟命脈,兩國強項各領風騷,台灣晶圓代工的先進製程獨步全球,「護國神山」台積電也多年穩居全台最大出口廠商;韓國則長期稱霸記憶體IC,擁有DRAM、NAND Flash巨頭三星。

韓國8月半導體出口值雖仍有百億美元水準,但出現年減,為26個月來首見。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指出,全球通膨影響下,記憶體雖有車用、伺服器與雲端運算等應用的拉抬,但仍難敵大宗應用的終端消費性電子需求疲弱。

然而,高效能運算等應用前景依舊看好,台灣半導體廠商持續積極擴充先進製程產能,為出口表現提供一定的支撐力道。

其次是對中國的依賴因素;韓媒「每日經濟」檢視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實施狀況評估報告指出,韓國自協定生效後5年,累計對中出口比起生效前5年只成長0.1%,但同期自中進口增加了17.8%。

邱達生指出,自由貿易協定具磁吸作用,對特定市場的依賴將因此進一步擴大,而韓國對中國市場的仰賴程度比台灣更深,尤其是韓國在半導體產業中的強項記憶體;此外,美中貿易戰以來,台灣出口策略「沒有把雞蛋放同個籃子」是對的。

他指出,以半導體來講,中國反而需要台灣,因為貿易戰之下,美國限制科技向中國輸出;同時,台積電中國訂單若縮減,歐美等需求還是很強勁,特別是在具備優勢的先進製程。

●全球經濟金絲雀唱衰 台灣出超規模收斂守住順差

外需疲弱會影響台灣出口,但主計總處8月中旬指出,估計今年商品出口年增率仍可達13.51%,顯示有一定成長動能。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則表示,台灣今年以來出超規模確實有收斂,主要是進口年增率因為能源、原物料價格走揚而上升,但出口表現還是有撐。

攤開台灣貿易歷史資料,她指出,台灣自2008年9月之後,不曾有過單月入超;上一次出現全年入超,甚至得回推至19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顯見貿易逆差在台灣實在相當少見。(編輯:林淑媛)11109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