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MIS-C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 黃瑽寧粗估發生率萬分之1

2022/6/6 16:32(6/10 19: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通常是染疫康復後2至6週發生。(指揮中心提供)
「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通常是染疫康復後2至6週發生。(指揮中心提供)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汪淑芬台北6日電)一名男童確診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康復後1個月,出現高燒、休克等症狀的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兒童感染科醫師粗估,這種染疫後遺症在台灣發生率約萬分之1。

根據媒體報導,台大醫院診治的這名10歲男童,雖在4月底確診COVID-19輕症,2天就康復,但1個月後卻出現高燒、腹瀉、淋巴結腫大、血壓不穩、休克等症狀,被診斷為「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

MIS-C孩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小百科

MIS-C(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感染COVID-19後罕見的高度炎性反應以及多器官系統損傷,國外統計致死率可達1至2%

發生年齡
介於0至19歲,以6至12歲居多

發生時間
通常是染疫康復後2至6週發生

診斷要件
有新冠病毒感染證據、發燒≧3天且實驗室檢查顯示發炎指數上升,並具有至少兩項下列臨床特徵:
◎出疹,或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或黏膜發炎
◎低血壓或休克
◎心肌功能受損,包括心包膜炎、瓣膜炎或冠狀動脈異常
◎凝血功能異常
◎急性腸胃道症狀,包括腹瀉、嘔吐或腹痛

看更多
關閉
),緊急送進加護病房,引起外界關切。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在記者會中,邀請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出席談「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及父母照顧確診孩童時應注意事項。

黃瑽寧說,「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是感染COVID-19後的一種免疫反應,與確診輕症或中重症無關,國外研究致死率約1%到2%,這是因為病毒雖已清除,卻罕見出現高度炎性反應及多器官系統損傷,發生年齡介於0到19歲,以6到12歲最多,大人也有可能,但比例很低。

黃瑽寧說,「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通常是染疫康復後2至6週發生,目前國外研究亞洲人感染較少,在感染Omicron變異株康復後的發生率,比感染Delta變異株更低,可下降至1/4;不過,若有接種1劑COVID-19疫苗,「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發生率可減少97%。

黃瑽寧說,台灣青少年及兒童接種COVID-19疫苗比例比國外高,粗估染疫康復之後引起「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的發生率約萬分之1,家長不必過度擔心,但仍應認識「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的各種症狀。

黃瑽寧說,「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會出現發燒3天以上,且發炎指數上升,並具有2項以上臨床症狀,包括:出疹、低血壓或休克、心肌功能受損、凝血功能異常、急性腸胃道症狀(腹瀉、嘔吐或腹痛)。

黃瑽寧也談到兒童確診後,約有2/3的人會發燒,平均發燒到攝氏39度,平均發燒時間在1.7天上下,很多家長會慌張並焦慮,建議應給孩子用退燒藥,補充水分避免脫水,並在退燒後觀察孩子活動力,若孩子精神回來了,會討抱、討東西吃就代表沒有問題,若使用退燒藥後仍不退燒,當燒到41度時就是警訊,代表腦炎的前症,應送醫治療。(編輯:陳清芳)1110606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提供)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說,「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是感染COVID-19後的一種免疫反應,與確診輕症或中重症無關。(圖取自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YouTube頻道網頁youtube.com)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說,「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是感染COVID-19後的一種免疫反應,與確診輕症或中重症無關。(圖取自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YouTube頻道網頁youtube.com)
醫師說明約從25分50秒開始。影片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