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病逝享耆壽91歲 台灣電影教父縱橫影壇70年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台北20日電)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今天證實,資深電影導演李行昨天晚間9時55分因心臟衰竭在台北病逝,享耆壽91歲。李行影響台灣電影深遠,縱橫影界逾70年,從台語片、健康寫實、瓊瑤電影都有他的代表作,被稱為「台灣電影教父」。
李行小檔案
本名李子達,1930年7月7日生於上海,1948年來台
從影生涯逾70年,有「台灣電影教父」之稱,執導作品達52部,自許為電影終身義工
1990年任金馬執行委員會主席,率團赴北京參訪,開啟兩岸影藝交流
學歷:省立師範學院(現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代表作:王哥柳哥遊台灣、蚵女、養鴨人家、秋決、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台北等
獲獎紀錄:第3、10、15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執導7部作品奪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2011年獲頒二等景星勳章
李行本名李子達,1930年出生於上海,因國共內戰遷往台灣後,進入台灣師範學院(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就讀。他曾於自立晚報擔任文教影劇記者,並曾參與電影「永不分離」、「罌粟花」等片演出。
李行1958年與張方霞、田豐聯合執導「王哥柳哥遊台灣」,不只是他的首部長片,也開啟他的台語片時代。「王哥柳哥遊台灣」不只賣座,片中胖瘦兩主角形象深刻,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中會稱呼體重過重的人為王哥、瘦小的人為柳哥。

1963年李行再與導演李嘉合導國語彩色片「蚵女」,是台灣自力拍攝的首部彩色劇情長片,之後還有「養鴨人家」等,則是一系列健康寫實電影。1965年,李行拍攝瓊瑤電影,從「婉君表妹」、「彩雲飛」到「心有千千結」等片都獲佳績,也掀起瓊瑤小說改編風潮。
李行曾以電影「養鴨人家」、「秋決」、「汪洋中的一條船」三次拿下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更有7部作品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肯定;他也捧紅許多知名演員,像甄珍、柯俊雄、秦漢、秦祥林、葛香亭、歐威等人。
李行自身就是一部台灣電影史,除了留下超過50部電影,他也為推動兩岸電影交流、電影修復及保存不遺餘力。「中華民國電影導演協會」1989年成立後,李行被推選為首屆理事長,隔年再任金馬國際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
李行同時也組團參與中國金雞百花獎活動,是台灣電影界首次參與中國影展活動;1990年擔任金馬執委會主席時,他也促成中國影人正式組團參加金馬獎。李行拿下第32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後,又成立李行工作室,並成為電影終身義工。
李行從事電影創作30年;促進兩岸電影交流及老電影保存又是30年。若說李行看盡台灣電影轉變,不如說李行成就台灣電影的一片天。晚年拄著拐杖,李行仍積極參與電影活動,縱橫影界逾70年的身影將會永存。(編輯:屈享平)110082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