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520談話 學者:聚焦國內議題強調台灣屬世界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休士頓20日專電)總統賴清德在520就職週年演說中,未對兩岸關係有所著墨,而是在媒體問答環節上闡述兩岸關係。美學者分析,賴總統在演說中適當聚焦國內議題;他所強調的是「世界的台灣」,並非由中國或兩岸緊張局勢定義的台灣。
賴總統今天發表執政週年「迎風轉型、穩健前行」談話,內容涵蓋「民主台灣、韌性精神、訴求團結」3元素。與過往不同的是,總統主動談話內容未特別著墨兩岸關係,兩岸議題是在媒體提問環節上答覆。
賴總統表示,他堅定追求和平,侵略者才是和平破壞者,包括台灣在內許多國家是受侵略者的脅迫,因此他提出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只要在對等尊嚴狀態下,台灣很樂意與中國交流合作。總統還說,台灣會持續不斷強化國防力量,也會持續強化經濟發展韌性。
對此,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The German Marshall Fund)印太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以電子郵件回覆中央社記者提問表示,賴總統在演說中適當聚焦台灣國內議題,他在兩岸關係上的立場,先前已在其他演講中清楚且堅定表達。
前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副處長葛天豪(David Keegan)認為,賴總統所強調的願景是「這是一個世界的台灣」,一個致力推動國內繁榮與社會、政治穩定的台灣。中國僅作為對台灣韌性的一項挑戰,賴總統所描繪的台灣並非由中國或兩岸緊張局勢來定義。
至於兩岸緊張關係是否有可能改善,葛來儀分析,北京持續對台施壓,明確表達對賴總統的不信任,中國僅願意在其設定的前提下進行對話,而這些條件對台灣執政的民進黨來說是無法接受的。雖然短期內恢復兩岸對話的機會不大,但她相信,雙方都不希望發生軍事衝突。
前AIT理事主席、現為華府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非常駐資深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受訪表示,賴總統看來重申了處理當前兩岸局勢的基本立場。
他認為,賴總統的前提是,台灣並非造成兩岸緊張局勢的根源。相反地,中華人民共和國自2016年以來透過「非暴力脅迫」政策,才是造成兩岸關係改善的阻礙。若北京能展現克制,兩岸共存的機會就會出現。
現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學院(SAIS)兼任講師的葛天豪表示,短期內沒有方法能降低兩岸緊張情勢,但有幾種方式可預防情況惡化,包括台灣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加強對「統戰威脅」的抵抗力,以及中國降低其在台灣附近進行軍事活動的規模與頻率。
此外,賴總統也在演說中提到,台美關稅談判經前一輪實體磋商後,過程順利,政府會爭取最好的談判結果。他並引用聖經箴言的「鐵磨鐵,磨出刃來,朋友相感,也是如此」形容台美間難免有磨擦,但終究能磨合。
葛來儀指出,台灣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所面臨的挑戰,和其他國家遇到的情況類似,談判內容涵蓋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她認為,雙方都本著誠意進行協商,致力達成互利的結果。
葛天豪則說,相較於其他貿易夥伴,台灣具備一些優勢,包括身為資通訊、人工智慧(AI)方面的關鍵夥伴,這些都是美國希望快速發展的領域。另一方面,台灣在安全上依賴美國協助,華府可能利用這點,要求台灣做出更多讓步。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關稅措施不斷,各國紛紛把握對等關稅暫緩期與美進行協商,包括台灣在內。(編輯:洪啓原)1140521
- 2025/05/21 21:02
- 2025/05/21 10:00
- 2025/05/21 07:24
- 總統520談話 學者:聚焦國內議題強調台灣屬世界2025/05/21 06:49
- 2025/05/21 06:37
- 2025/05/20 22:3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